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古文观止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发布日期:2019-12-25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初中文言文,纪游,写景,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参考资料:

      1、唐满光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102-103 .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
      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empirenews.page--]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参考资料:

      1、福建基础教育网.记承天寺夜游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
      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赏析

        本文可分为三层来赏析

        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夜色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有才子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版权所有:才子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专题活动 | 最新更新 | 公众号 | 手机版

      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