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之邦到弟子规
作者:lqyan 发布日期:2020-04-12 点击数:1665
从礼仪之邦到《弟子规》
乾隆五十八年(1793),马戛尔尼率领七百余人的庞大船队来到中国,这位大英帝国的特使以为大清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实想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英国开辟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结果,没想到却因觐见皇上之礼与清廷争论不休,最终没有达到目的。大清王朝上上下下满心欢喜地以为这是“吾皇”天威远被,使远在天边的英国与其他藩属一样,因仰慕中华文明、诚乞教化而远涉重洋来为大清皇帝纳贡祝寿。既然来朝拜,当然要行“三跪九叩”进贡之礼,但马戛尔尼坚持认为只对上帝才下跪,对英王也只是单腿跪。结果就为这“跪”还是“不跪”争论了2个多月,虽然最后,在乾隆八十三岁庆典上这几个“洋鬼子”坚持了单腿屈膝礼,但天朝对驻使、通商等要求断然拒绝不再“宽大”,中国从而失去了一次与世界交流的难得机会。
直到后来两次鸦片战争乃至签约割地赔款,但对英法代表提出的向皇帝亲递国书的要求却严加拒绝,因无法说服“洋人”觐见天子时的跪拜礼,“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只好向皇帝解释说洋鬼子膝盖是直的不会打弯。1873年2月,同治帝亲政,西方使节再次提出觐见皇帝的要求,但为“跪还是不跪”这个问题双方连同朝野各路官员竟然争议四个多月。“洋人”认为自己的文化建立在现代科学与经济制度之上,因此最先进,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代表。中方则认为自己永居万古不变的宇宙秩序中心,处于“万邦来朝”的地位,自己的文化最完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天朝的规矩当然就是世界的规矩。虽然最终结果是以天朝让步结束,然而这结果的得来却不是争辩的结果,更不是天朝上下思想开明的结果,只能说是枪炮抵在脑门上的结果。
由此大家可对“礼仪之邦”有了直观明晰的印象。什么叫做礼仪之邦?或许有人想当然觉得是这国家的人特别有礼貌、讲礼节,其实远不止如此。《礼》为古代“四书五经”中必读课“五经”之一,“礼”是一种在封建尊卑观念、君臣观念下的一套思想行为规范,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而“礼仪之邦”的核心意义说的是重礼仪,知尊卑,以礼仪来规范整个社会,这与儒家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相应和,当国君的要符合当国君的要求与规范,当臣子的要符合当臣子的要求与规范;当国君的要懂得事事时时按当国君的道理去做人行事,当臣子的要事事时时按当臣子的道理去做人行事,每个人各得其所。简单一句话:等级严明,不得逾越。由此,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难理解了吧。
这套说辞没多少现代法治精神,却很合乎中国式人伦道德,自成一体自圆其说,所以在两千年里盛行不衰,算是封建社会“以德治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必须算为封建社会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的内在因素之一吧。
现代人经常感叹的所谓“礼崩乐坏”,这话孔子就已经感叹过了,而且两千年里各朝各代均有官员或“专家学者”不时感叹一下,继而换着花样强化“礼乐教化”,至清代则鼓捣出一本《弟子规》,这本身既是一种复古行为,一代不如一代,现今不如往昔,不如坚守古时圣人学说。如果说封建时代的人们没有现代文明学识和人类社会发展与科学常识,那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为何还要照搬一份发霉的假托“圣人”学说的小册子呢?《弟子规》毕竟植根于传统文化道德,有其“传统教化”的效用,但其片面地强调“子孝”却忽略传统孝义文化里的“父慈”,强调“顺”而缺少“谏”,不能不说写作者要么思想局限甚或不如说是有所预谋。前两年在一些地方被许多家长反对学校强制灌输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这时代,确实道德失范,而且有些角落恐怕已经坠落到了几千年来的最底端。但如何重新构建道德秩序?与其照搬古人教条,不如向世界放开眼光,毕竟孙大总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其者昌……”
VX公众号:xiaoyanrs
2018.08.07
有才子曰:从礼仪之邦到弟子规